□ 佘宗明(北京 媒體人)
  75歲的張素婷在河北師大擺攤20多年,做縫補、賣鞋墊,被稱作“鞋墊奶奶”。日前“鞋墊奶奶”疑遭校方驅趕,校保衛處稱,是按規定辦事。學生們則集體求情,呼籲學校多些人情味。(11月14日《燕趙都市報》)
  圍繞“鞋墊奶奶”的去留,公眾爭執不休。有人質疑,偌大一個校園竟容不下一個擺攤老人?也有人認為這隻關乎規則,無關冷漠。
  兩種看法其實都有道理。於理而言,將經營活動集中到店面,不允許“游攤”是保障校園秩序的基本要求。可就情來說,老人年事已高,若非生活艱難,誰願擺攤?對其驅逐,未免殘忍。
  平心而論,驅趕者未必不仁,只是遵循規則而已。學生集體求情,更不是“無理取鬧”。與其說這是“無情”碰撞“有義”,不如歸成角度差異。校方著眼維護秩序,求情者更多從道義出發。
  當情理不能兩全,就需要權衡順序。遵守規則無可厚非,但規則無法忽略人文關懷,無法排除情感考量。有時候適當的變通,不是對規則的削弱,反而是對規則內涵的豐富。
  年已七旬的“鞋墊奶奶”本該安享天倫,卻老無所依、孤苦度日。在社會救濟無法完全覆蓋的現實情況下,擺攤賣鞋墊是她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如果校方一趕了之,無疑會斷了老人的唯一生路。
  做縫補、賣鞋墊,本是微利,它支撐起的生活願景頗顯卑微。若高校將其取締,既掐滅了老人的生存希望,也給有縫補需求的學生帶去諸多不便。
  正因如此,希望校方特事特辦,給“鞋墊奶奶”一個安身之處,才成了普遍的呼聲。畢竟容許“鞋墊奶奶”存在未必就影響秩序,更談不上造成破壞規則的連鎖反應。若墨守成規,未免不近人情,而“人情味”同樣是規則的內涵。
  有些人對此加以引申,認為“鞋墊奶奶”事件是對社會救濟制度以及孝道倫理的拷問。呼籲建立健全的救濟制度固然沒錯,但在制度缺角難以立即補全的情況下,社會的關懷更像“及時雨”。在“不擾民”的前提下,校方完全可兼顧秩序與老人的生存訴求,充分體現人文關懷。
  在他人的苦難面前,豈能輕易轉身離去?再冠冕堂皇的規則,也應在個人的生存權面前有所考量。  (原標題:“鞋墊奶奶”事件中 的情理排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x98yxt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